未来,薄膜工艺将逐渐取代氯碱电解中较古老的汞齐化工艺。波兰化工厂PCC Rokita SA的氯气生产同时采用ThyssenKrupp Uhde开发的环保节能工艺。由钛制成的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,对安全操作的重要贡献是,使氯气达到正确的温度,因此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防止安全的进一步加工。
生产氯气的可靠干燥是进一步加工的决定性因素。为此,在第一冷却步骤中,将氯从86度冷却至40度,从而使氯气中所含的饱和蒸汽冷凝。ThyssenKrupp Uhde公司项目经理Andreas Cruse博士说:“过去,我们一直使用壳管式热交换器进行这一工艺步骤,但在这个工厂里,空间非常有限。”Andreas Cruse博士负责基于薄膜工艺,建立新的氯碱电解厂。PCC Rokita已经在这个位置的另一间工厂使用过凯络文板式热交换器。因此,他们基本上做好准备,在苛刻的氯碱电解应用的氯处理段使用这种类型。
但为确保安全运行,板式热交换器必须满足特殊要求。其中一个产品流由腐蚀性、潮湿的氯气构成,另一个产品流由用于冷却的预处理的河水组成。这些水中仍然含有杂质,可能会迅速导致产生沉积物,防止顺利运行。“鉴于对材料的要求,设备必须完全由钛制成”,Cruse博士指出了另一个要求。热交换器板的波纹也是重要的标准。为了同时实现高效传热和安全运行,流道必须非常精细,其设计可确保河水的沉积物不会危及运行,易于清洗装置。“最终,我们需要一个没有垫圈、具有最佳板波纹的热交换器”,Cruse博士总结了最初的要求。由于凯络文公司在钛焊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,所以我们最终选择Kelvion PHE GmbH制造的全焊接K°Bloc钛板式热交换器。这一决定主要的原因在于K°Bloc创新地将两种不同的板波纹形状结合在一起。这些板相对于彼此以90度角布置并焊接在一起,从而形成不同的逆流通道。热交换器由四根胶条、一个底板和一个顶板以及四个带有集成连接的侧向推力面板组成。所有的框架组件都是用螺栓连接的,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拆卸下来,进行板组的清洁和维护。Cruse博士说:“由于河水中可能存在污染物,我们决定使用双壁波纹结构。”容量为5000 kW,氯流量冷却到40度。在另一个冷却步骤中,将氯气冷却到其最终温度。最高质量的生产。制造这种热交换器的最大挑战是将钛焊接在没有氧气的大气环境中,因为这是避免回火颜色的唯一方法。为此,用氩气冲洗该设备数小时,以便除去每个角落的氧气。之后,在石制容器中小心处理热交换器 — 事实上,制造过程中的每个人都佩戴手套。制造需要几个月的时间,许多工作步骤是手工完成的。与此同时,Kelvion PHE GmbH已经扩大了其生产能力,特别是针对这些特殊情况。现在还能够实现钛的自动焊接。所承认的那样,为了满足这些特殊要求,将来还需要采取许多手动步骤。Cruse博士说:“关于密封性的要求非常高,尤其是考虑到非常可怕的缝隙腐蚀。”因此,在安装该热交换器之前,为了验证设备的密封性,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测试。在攻克这个难关之后,顺利安装了K°Bloc。“我们的合作和项目的处理都非常好。”Cruse总结说道。由于其紧凑的设计 — 装置本身大小约为1立方米,因此可以无缝集成到工厂中。这就是为什么在翻新和改造时经常选择板式热交换器的原因;管式热交换器将需要至少两倍的空间。
分享本页